|回首頁| |
||||||
![]() |
||||||
|
||||||
|
黃 士娟 |
日治台灣建築史、古蹟保存修復、古蹟再利用設計 TEL:02-28961000 ext. 5272 E-mail:shiken30@gmail.com |
||||
學歷: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2000-2005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1995-1998 中原大學建築學士 1989-1994 現任: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2013.02 迄今 桃園市文化資產審查委員 基隆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文化部第三屆「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」 經歷: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所長 2014.8 -2020.7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2011-2013.01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2005-2011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研究助理 1998-2000 論文 學位論文: 01.日治時期台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,1998,碩士論文,中原大學。 02.台灣近現代建築保存過程之研究,2005,博士論文,東京大學。 期刊論文: 01. 2001.10〈馬偕牧師─宣教師描繪的台灣「本土化」建築〉,《Sinika》東京:大修館書店,pp.98-105。 02. 2002.10〈建功神社─歷史無言證人〉,《建築雜誌》東京:日本建築學會,p.6。 03. 2004.07〈日據時期台灣建築史研究中的鄉土建築〉,《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(四)》北京,pp.231-237。 04.2010.09〈藤森照信建築作品展 演講暨座談會〉《台灣建築180期》臺北: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,p.50-51。 05.2011.03〈臺灣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之形成及保存活用〉《臺灣博物季刊109期》臺北:國立臺灣博物 館,p.26-33。 06.2012.06〈建築與殖民地經營─以台北市為例〉,《臺灣博物季刊114期》臺北:國立臺灣博物館,p.4-17。 07.2012.06〈有遠見的城市對未來的投資〉,《博物淡水2》新北: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,p.44-51。 08.2016.11〈近代臺灣的城市規劃-以台中、臺北為例-〉,《The Journal of Seoul Studies》韓國,p.35-50。 09.2019.03〈臺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〉,《臺灣學通訊》第110期,臺北:國立臺灣圖書館,p4-7。 10.2019.03〈從臺灣神社到圓山飯店〉,《臺灣學通訊》第110期,臺北:國立臺灣圖書館,p24-25。 11.2019.05〈臺灣公共建築與城市近代化〉,《臺灣學通訊》第111期,臺北:國立臺灣圖書館,p4-7。 12.2019.07〈日治時期產業建築〉,《臺灣學通訊》第112期,臺北:國立臺灣圖書館,p4-7。 13.2019.07〈日本與臺灣近代建築之關聯〉,《臺灣學通訊》第112期,臺北:國立臺灣圖書館,p28-29。 研討會論文: 01. 黃士娟,1998.03〈花蓮日治時期的神社建築〉 花蓮研究研討會。 02. 黃俊銘、黃士娟,1999.04〈臨濟護國禪寺的建築特色〉都市˙佛教及文化資產研討會。 03. 黃士娟,1999.05〈從開山神社至延平郡王祠〉延平郡王祠研討會。 04. 黃俊銘、黃士娟,1999.07〈官邸現況調查〉官邸建築保存修復學術研討會。 05. 黃俊銘、黃士娟,1999.07〈官邸建築歷史考證與概要〉官邸建築保存修復學術研討會。 06. 黃士娟,2005.09〈殖民建築與儀式場所〉《「桃園神社─殖民歷史文化館」回溯、反省與再現研討 會》 新桃花源城鄉發展基金會,桃園。 07.黃士娟,2006.11〈1930年代現代主義思潮的臺灣美術建築─以臺灣建築會誌為對象〉金色年代,風景漫 遊:臺灣前輩畫家蔡蔭棠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,台北。 08.黃士娟,2010.09〈台灣的歷史街區保存反省與檢討:以桃園大溪和平路近年保存活動為例〉 2010東亞都市與建築保存國際研討會,台北。 09.黃士娟,2011.10〈歷史環境的真實性〉2011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台北國際學術研討會,台北。 10.黃士娟,2016.02〈近代臺灣的城市規劃-以台中、臺北為例-〉2016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OUL STUDIES 東亞各國的首都性,韓國。 專書及翻譯、審稿: 01. 2006《洋風建築之灰作操作手冊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(計畫主持人)。 02. 2006《修復--まちなみ歷史建築物の活用と技術》日書中譯出版計畫》,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(計畫主 持人)。 03. 2007〈山海城市─橫濱〉《山城水鄉遊建築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臺北。 04. 2008 陳其南、戴寶村、王志弘、黃士娟、陳碧琳、林崇熙,《世紀臺博.近代臺灣》 國立臺灣博物館,ISBN:9789860156799。 05. 2008《日本古城建築圖典》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(審稿)。 06. 2008《「近代建築解體新書」日文中譯出版計劃》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(計畫主持人),ISBN:9789860158496。 07.2009黃士娟、楊仁江、林一宏,《古蹟探祕.解碼臺灣》國立臺灣博物館,ISBN:9789860200478。 08.2010黃士娟,〈化腐朽為神奇-談古蹟再利用〉《臺中市文化局講座專輯28》臺中市文化局, ISBN:9789860258578。 09.2014黃士娟,〈台湾の神社とその跡地について〉《海外神社跡地から見た景観の持続と変容》、神奈川大学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出版。 研究計畫及其它: 01. 2006《大溪林宅梅鶴山莊歷史建築調查計畫》桃園縣文化局(計畫主持人)。 02. 2006《洋風建築之漆喰研習與修復匠師工作營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(計畫主持人)。 03. 2006《圓山臺灣神社獨木大鼓》國立臺灣博物館(協同主持人)。 04. 2006「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週年綜合座談會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(計畫主持人)。 05. 2007《英國特展展覽規劃設計及製作》臺北縣淡水古蹟園區(計畫主持人)。 06. 2007《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文化景觀調查及研究資源應用計畫》桃園縣政府文化局(協同主持人)。 07. 2008《淡水地區文化資產(有形文化財)普查計畫》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(計畫主持人)。 08. 2008《陽明山地區產業遺址調查與保存規畫研究(二)》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(協同主持人)。 09. 2008《臺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文化性資產清查輔導計畫》臺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(計畫主持人)。 10. 2009《大溪和平路歷史建築暨空間環境保存整體規劃案》桃園縣政府文化局(計畫主持人)。 11. 2009《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國際名師工作坊─日式小舞壁工作營》教育部(計畫主持人)。 12. 2009《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分區專業服務中心》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(共同主持人)。 13. 2010《三井株式會社舊倉庫歷史調查》臺北市政府文化局(計畫主持人)。 14. 2010《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分區專業服務中心》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(協同主持人)。 15. 2010《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國際名師工作坊-藤森照信建築作品》教育部(計畫主持人)。 16.2011《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國際名師工作坊-日式屋頂實作研習營》教育部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17.2011《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分區專業服務中心》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﹝協同主持人﹞。 18.2011《基隆火車站第二月台測繪紀錄》基隆市政府文化局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19.2012《金瓜石神社活化再利用之規畫研究案》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﹝協同主持人﹞。 20.2012《阿里山鐵道文化景觀基礎調查研究及保存維護計畫》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﹝協同主持人﹞。 21.2012《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規劃執行案》桃園縣政府文化局﹝共同主持人﹞。 22.2013《日式建築瓦作技術傳習紀錄計畫》文化部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23.2013《文化資產法令與實務研習會》文化部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24.2013《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分區專業服務中心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﹝協同主持人﹞。 25.2013《102年度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推動平臺執行案》﹝共同主持人﹞。 26.2013《102年度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推動平臺執行擴充案》﹝共同主持人﹞。 27.2014《縣定古蹟阿里山貴賓館、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及樹靈塔等3處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計畫》嘉義林 管處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28.2015《桃園縣歷史建築大溪建成商行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》桃園市文化局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29.2015《桃園市市定古蹟大溪簡送德古宅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》桃園市文化局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30.2015《「紅毛城與淡水發展歷史」資料盤點回顧委託專業服務案》淡水古蹟博物館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31.2015《市定古蹟新竹州圖書館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》新竹市文化局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32.2016《李騰芳古宅故事採集暨展示規劃服務案》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33.2016《新竹縣關西錦泰茶廠文化資產調查研究計畫》新竹縣文化局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34.2017《阿里山森林鐵道動態保存觀念建置第一期計畫》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﹝計畫主持人﹞。 35.2017《阿里山森林鐵道動態保存觀念建置第二期計畫》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﹝計畫主持人,執行中﹞。 36.2017《國定古蹟監察院屋頂外牆去漆等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》監察院﹝計畫主持人,執行中﹞。 37.2017《桃園市歷史建築大溪蘭室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》桃園市文化局﹝計畫主持人,執行中﹞。 38.2018《阿里山森林鐵路動態保存觀念建置第三期計畫》(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) 39.2018《台灣樂山園歷史建築登錄服務》(新北市私立樂山園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) 40.2018《日式建築瓦作技術專書《瓦葺かわらぶき》翻譯編輯及出版案》(文化部) 41.2019《日式建築瓦作技術(棧瓦葺)研習及影像紀錄計畫》(文化部文化資產局) 42.2020《阿里山林業鐵路口述歷史暨影像紀錄計畫》(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道及文化資產管理處)(執行中) 43.2020《重要文化景觀「阿里山林業暨鐵路文化景觀」保存及管理原則及保存維護計畫》(文化部文化資產局)(執行中) 44.2021《阿里山林業暨鐵路圖書文獻主題研究計畫》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道及文化資產管理處(執行中)
指導論文: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: 黃馨儀,2008《日治時期台灣民居近代化之探討 ─以中部地區士紳住宅為例》 徐逸鴻,2008《台灣寺廟建築發展1920-1985 ( 構造、空間與發展 )》 曾景斌,2010《日治時期臺灣神社研究》 羅元佑,2010《宜蘭縣大元山林場運材路線與聚落關係之研究》 江倩姿,2011《礦業聚落發展與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─以菁桐坑為例》 張維仁,2011《陽明山公園產業文化資產保存之研究》 黃郁軒,2011《日治時期臺北城內街屋現代化之研究》 許長鼎,2011《臺灣日治時期建築家栗山俊一之研究》 陳柏良,2011《金門地區戰爭紀念物再利用準則建構》 沈佳潔,2011《世界遺產潛力點林田山林場之研究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: 蕭如菱,2012《棒球場空間紀念性與保存價值之研究─以台北市立棒球場〈1957-2000〉為例》 曾威誌,2012《從城牆到林蔭大道─由臺北三線道路的興建看臺北市的現代化》 楊皓天,2012《日治時期花蓮吉野移民村規劃與空間演變之研究》 張哲榮,2012《從文化創意產業探討淡水老街產業經營》 許倩瑋,2012《日治時期台中州初等教育學校建築研究》 黃英峰,2012《苗族傳統木構住宅之研究∼以范氏、姚氏吊腳樓為例》 黃彥儒,2013《古蹟作為美術館再利用之可適性研究─以台北當代藝術館2012年度特展為例》 何慧娟,2014《誰的秀面─大嵙崁街牌樓面研究》 黃翔韻,2014《日治時期臺灣神社奉納品之研究》 謝惠竹,2015《日治時期新竹市區水圳的變遷》 施宜辰,2015《日本野外博物館的建築移築保存經驗與再利用之探究》 蔡宛蓉,2015《日治時期臺北榮町商業活動之研究》 王紹傑,2015《臺灣日治時期公會堂建築研究》 林子博,2015《油廠的文化景觀–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高雄設施之歷史探究》 蘇容子,2017《日治時期台灣本土營造業者發展─以協志商會為例》 張語家,2017《日治時期北部地區日本瓦的使用和製造-以燻瓦為例》 呂其正,2018《日治時期臺北龍匣口庄規劃與空間演變之研究》 吳沛穎,2018《日治時期基隆漁港產業聚落空間的構成》 游雅婷,2019《日治時期新莊街區近代化實質內涵之研究》 李芷瑗,2020《日治時期新竹街市區改正計畫政策與空間發展之研究》 張信陽,2020《密教道場觀的開展與建築落實─以真言密教多寶塔為例》 王辰勻,2020《日治時期楊梅富岡老街空間構成探討》 涂雅婷,2020《日治時期臺北關渡聚落的空間構成》 郭立偉,2020《暫定古蹟相關問題之研究─從法規及制度反省出發》 林宜錦,2021《日治時期基隆義重町生活文化探微》 盧巧倫,2021《臺灣日治時期漢生病療養院之建築研究以樂山園為例》 指導中: 李宜庭 張自強 范巧靜 簡靖卉 黃丞毅 陳姿伶 傅惠汝 蔡佩均 謝名棻 |
||||||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|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地址:112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電話:02-28961000轉3434 傳真:02-77507259 E-mail:ach@ach.tnua.edu.tw |